滴灌水肥一體化的技術理論基礎是什么
文章出處:作者:人氣:56發表時間:2022-06-14 21:37:03
俗話說:“有收無收在于水,收多收少在于肥”。水分和養分是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兩個重要因子,也是當前可供調控的兩大技術因子。滴灌水肥一體化作為將二者合一控制的灌溉方式,具體理論基礎是什么,華最灌溉(chinadrip.cn)帶大家了解一下。
根系是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,也是養分和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的重要部位;作物根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雖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,但水分和養分對于作物生長的作用卻是相互制約的,無論是水分虧缺還是養分虧缺,對作物生長都有不利影響。
這種水分和養分對作物生長相互制約和耦合的現象,特別是在農田生態系統中,水分和肥料兩個體系融為一體,或水分與肥料中的氮、磷、鉀等因子之間相互作用而對作物的生長發育產生的現象或結果(包括協同效應、疊加效應和拮抗效應),這被稱為水肥耦合效應。
灌溉的理論基礎;水是構成作物有機體的主要成分,水分虧缺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能影響作物生長;當發生水分虧缺時,對缺水最敏感的各器官細胞的延伸生長減慢,其先后順序為;生長一蒸騰一光合一運輸;若水分虧缺發生在作物生長過程的某些“臨界期”,有可能使作物嚴重減產。為了滿足作物生長,補充作物的蒸騰失水及土面蒸發失水,必須源源不斷地通過灌溉補充土壤水分,才能滿足作物正常生長。
施肥的理論基礎:作物生長過程中為了維持其生命活動,必須從外界環境中吸收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,植物體生長所需的化學元素稱為營養元素;根系是作物吸收養分的主要器官,也是養分在植物體內運輸的重要部位;根系獲取土壤中礦質養分的方式主要有截獲(根系生長中遇到養分)、質流(養分隨著水分流動到根系附近)、擴散(土壤溶液中的養分離子,隨著濃度梯度向根系運移)三種方式;施肥可以增加土壤溶液中的養分濃度,從而直接增加質流和截獲的供應量,同時增強養分向根系的擴散勢。
因此,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養分供應量、提高作物單產和擴大物質循環的保證。水肥一體化的理論基礎簡單地歸結為一句話就是;作物生長離不開水肥,水肥對于作物生長同等重要,根系是吸收水肥的主要器官,肥料必須溶于水才能被根系吸收,施肥也能提高水分利用率,水或肥虧缺均對作物生長不利;將灌溉與施肥兩個過程同時進行,并融合為一體,實現了水肥同步,水肥高效。
此文關鍵字:
同類文章排行
- 現代節水灌溉工程技術及特點
- 【灌溉工程】農業灌溉節水措施淺析
- 物聯網水肥一體系統其中的首選
- 使用滴灌技術的優點:增產增效,有效改善土壤品質
- 滴灌工程系統|滴灌工程施工基本要求
- 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有效措施
- 滴灌工程|智能水肥一體化滴灌工程設備安裝常見問題
- 為什么選擇水肥一體系統
- 滴管工程|滴灌上肥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及常用方法
- 果園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